養身之道

作者:易天華

 

二十世紀是個超知識與超科技的時代,許多國家因為現今電腦或衛星視訊的發展而獲得超前的進步;無論在醫學、化學、物理,甚至認知及社會結構上,均起了巨大的變化。因為相互間的溝通與學習,在無疆界與零阻礙下快速的發生作用,十九世記不曾見的均一一呈現出來;如DNA療法、電漿視訊、奈米科技、另類療法、共產制度瓦解等,世人均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共同努力研究與發展。不難發現主要共同的目標還是以延續生命、維護健康為首要任物,其中又以「另類療法」為一般社會大眾最易接受,早在1990-2000年間,美國已經陸續發現包括:飲食、信仰、舞蹈、戲劇、音樂、繪話、問卜或是民俗藝能等,均對不同的臨床症狀有正面的意義,如:飲食可以養生,音樂、問卜可以安定情緒,戲劇、繪話可以舒展意念,信仰可以慰靈;經過美國醫學研究機構多年追蹤記錄後,由統計學文獻上可看到:這類方法平均具備了30%的療效,因對臨床病理具有正面的意義而給與較高的肯定與評價,其中又以肢體運動最為推崇:給了具備100%療效的高標,進而針對37項不同運動方法包括:游泳、跑步、爬山、騎腳踏車、打籃球、舞蹈、練太極拳、練氣功、練瑜珈等近五萬四千個人做了五年的統計,研究發現其中又以溫和的運動法對身體康復最具引響力。終於將常久以來臨床醫學專注於「運動傷害」科目中注入了新生命即「運動治療」,並於2000年美國醫學年會上成立了「運動治療協會」,而衍生出大量的運動醫學研究報告。由此可見全世界皆然,對生命的延續與身體健康的維護方法,無不傾全力的研究發展。

 

在國內個人從事舞蹈教學三十多年發現「肢體運動」對恢復疾病有很大的成效,進而專研「生理學」與「解剖學」針對人體功能性的機制,結合了肢體單元動作而成功的設計出「運動治療」的新方法,快速的解決了疑難雜症有著許多優良的成效,至今近十年也看到國人開始注重「養生」,尤其以「有機飲食」為主導而乎略了運動的重要。事實上「養生」須有超前的認知,必須針對所有(物理的、化學的、心理的)對身體可能產生作用的事物來認識;譬如

1.      不可偏頗的均衡飲食法

2.      精神領域的健全培養

3.      無污染的環境維持

4.      了解人體生理功能的機治

5.      優質運動的養成

 

這樣才可能充份準備好維持自身健康的基本功課,以便確實的執行「養身計畫」並利於完成「養身之道」的各項必備要件,因此超前的認知是要靠多次的學習、發現、實際的參與及自我調整才可能有效的看到預期之成果。目前於坊間無論是民間習俗或是專研機構對「養生」的方法均見新風貌,如「足浴、精油推拿、SPA」可刺激血液循環,「芳香療法、心靈成長課程」可舒緩解壓情緒,「舞蹈治療、運動治療」可治療憂鬱症與慢性症狀,這些一再顯示更多新的、有用的、清楚明白、不違紀亂鋼的「養身之道」已然行成。在這麼多元化的方法裡,到底那一項為主要選項?已成為愛好健康活動人的重要課題。

 

    亙古至今中華料理就風迷全球,並且「民以食為天」為華人至理名言,在注重飲食文化的現今社會,由於三高「高血糖、高脂肪、高血壓」的行成開始呼預:吃得好,不如吃得巧!隱約還是可見對美食的執拙,無法確實做到簡單、清淡、隨易!即便是「素食文化」也在食物造形上、烹煮上給了太多心理的、味覺的滿足因子如:素雞、素魚或是三杯苞魚、法式烤螺肉等,而添加了太多的化學聚合物質以及過多醬料刺激了多食慾朢,反而增加了內臟器官肝、腎的負擔與三高的行成,真所謂得不償失!值得深思。另外體內的系統維護要靠勤勞的「代謝機制」來運作;每人每天一定得吃些食物來提供一天所須的能量,而「新陳代謝率」是指靠食物在單位時間內(小時)所產生的能量來計算;當一個人吃入1克的碳水化合物燃燒後可提供4.1公卡的熱能,1克的脂肪燃燒後可提供9.3公卡的熱能,1克的蛋白質燃燒後可提供5.3公卡的熱能,因此吃三餐飲食為要提供足夠的能量供細胞運作,一但吃了過多的食物就會以物質儲存在軟組織內形成堆積阻礙了正常循環。可慶興的是人體相對的給予舒緩的機制,在普通正常呼吸情況下消耗一公升的氧氣大約可產生4.82公卡的熱能,所以相對的利用運動來加大肺活量與肌肉釋能的作用,讓攝食與消耗做被動性的代謝使取得淨平衡,就可維持體內的穩定狀態。由此可見「飲食與運動」間之因果關係,也無怪乎營養學者呼預:針對減重時的食物熱量須控制在男性每日2000公卡(大卡)、女性每日1500公卡即可;但是嚴苛的飲食控制並不容易做到,若是配合運動來使囤積在身上的物質轉換成熱能給消耗掉,反到是一舉多得好處多多。而從日常活動中即可見運動消耗熱量的數值:

1.          走步(4公里/小時)3.1大卡

2.          跑步(16公里/小時)13.2大卡

3.          上樓梯(16公里/小時)10-18大卡

4.          下樓梯(12公里/小時)7.7大卡

5.          游泳(0.4公里/小時)4.4大卡

6.          跳舞(快)5.1大卡

7.         網球6.2大卡

 

計算方式如下:

 

體重×每公斤每小時可以消耗的大卡數(單位:大卡/每公斤的體重/小時),這就可知攝食量與消耗量的淨平恆數質了。若能從多種項目中找出自己善長或喜歡的運動來做,並依循運動最高標:強度、持續與時間的要求來運動,即可達到體內自然的基礎代謝率,而避免了「三高」所引起的併發症。從一些醫學統計數據中也可發現,經常運動的人不但看起來年輕,因為運動促進了體內的荷爾蒙激素分泌,也會增強免疫能力,大大降低了患病的機率,比較不容易得到癌症已是不爭之事,最重要的還是運動的養成並持之以衡,才能有效的看到預期的成果。

 

除了上述所提即的運動項目之外,其實在台灣還有很多的肢體運動方法可做選擇,最要緊的是在開始前應注意的事項:

1.  簡單易學

 

肢體動作的天份是有所不同的,初學者應選擇較易做到的動作,從體驗中克服手腳協調性,由簡入繁扎扎實實的學習與自我鍛練才可做到精練的目地。

2.  適合自己

 

主要考慮年齡及健康狀態,如:人人會打籃球、爬山,但是體弱、心臟或膝不好就不可為之。最好針對不同運動進行了解與多做觀模,才可充分掌握最適合自己的須求在開始做運動。

3.  強度適中

 

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長短會引響心肺循環,呼吸速率與心跳次數促使血液流速加快,運動速度過快也會增加心臟負荷,速度過慢又不達釋能的要求,因此運動的強度以產生發汗、發熱的現象較恰當,切記不可操之過急。

4.  規律週期性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研究文獻報告,一週三天每次30分鐘的強渡運動或一週六天每次30分鐘的溫和運動是較優的運動模式,其中又以一週六天每次30分鐘的溫和運動是最為有效恢復人體機能的運動方法。

5.  恆心

 

古有明訓:豫則立,不豫則廢!運動的養成須靠毅力,循續漸進給自己最堅強的決心,努力不懈一定可見最有用且另人興欣慰的結果!

6.  無空間場地器材限制

 

若為全身的肢體動作對人體各部份較有益處,且無須受限於運動場地與運動器材的限制。若為室內須保持良好通風,且不論冬、夏室溫在攝氏20ΟC上下最為恰當,若為室外最好在高山樹林中考慮「氧濃度與芬多精」的貢獻。

7.      舒適的運動服裝

 

 彈性球鞋、運動服與毛巾是必備的,最好是透氣及吸汗力強為佳。

 

  

 

另外住屋環境對身體健康也造成極大的引響,首先須避開污染源如:輻射屋、紡織、水泥、化工、核能、發電等廠房,在無污染的環境下維持乾淨流通的空氣,多做「植樹造氧」與「種花美化環境」的工作,既可創造了生活的情趣更增加了促成身心健康的契機。若還有多的時間可加強「生理學」的常識,進一步明白自身結構與機制的功能,以健全認知、樹立基本關念、做最正確的判斷;有興趣還可「隨緣增加靈修」,世上有許多聖賢已經樹立了典範,不論東、西方都有精湛之處讓人鑑賞。總之「愛惜生命」當下就該開始學習、練習、修習,針對「身、心、靈」多做些功課,就可完成「養身之道」的最終目地:健康的身體、愉悅的心情、潔淨的靈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易天華老師 的頭像
    易天華老師

    易天華運動養生基地

    易天華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